科普专栏 / Information

什么是石墨微晶,与石墨烯的差异?

石墨微晶是石墨材料中具有各向异性的微小晶体部分,其尺度通常在微米量级,由六角碳原子平面网层堆叠构成,可通过X射线或电子衍射观察到。

  • 石墨微晶的制备方法

石墨微晶的制备方法

石墨微晶的制备主要涉及原料提纯、插层处理和深加工等步骤。

  1. ‌原料提纯‌
  • ‌浮选法‌:通过多段磨矿、多次选别工艺分离微晶石墨与脉石矿物(如高岭石、石英等),常用捕收剂(煤油、柴油)和抑制剂(水玻璃)提高纯度至90%左右‌。
  • ‌高温法‌:在2700℃惰性气氛下加热,利用杂质(如硅酸盐)气化实现提纯,固定碳含量可达99.995%,但成本较高‌。
  • ‌化学法‌:包括碱酸法、氢氟酸法和氯化焙烧法,通过酸碱反应溶解杂质,适用于高纯度微晶石墨生产‌。
  1. ‌插层与膨胀处理‌

‌化学插层法‌:将微晶石墨粉体与浓硫酸、高锰酸钾等插层剂混合,形成可膨胀微晶石墨,提升电化学性能(如用于电池电极)‌。

‌氧化处理‌:通过强氧化剂(如双氧水)引入含氧官能团,改善石墨层间结构,便于后续剥离或复合‌。

  1. ‌深加工技术‌

‌石墨烯制备‌:以微晶石墨为碳源,通过化学气相沉积(CVD)或氧化还原法合成石墨烯/硅碳复合材料‌。

‌负极材料改性‌:通过硬碳包覆、球形化处理或与磷酸铁锂复合,提升微晶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。

二、与石墨烯结构和性能差异

1.结构差异

1)‌维度与层数‌

石墨微晶是三维层状结构,由多层石墨烯(通常超过10层)通过范德华力堆叠而成,层间距约0.335 nm‌。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,厚度仅0.34 nm,为石墨微晶的基本结构单元‌。

2)‌晶体排列‌

石墨微晶的层间堆垛方式多样(如AB、ABC型),存在晶格缺陷和位错‌。

石墨烯的碳原子以完美六角蜂巢晶格排列,无层间相互作用‌。

2.性能差异

1)‌导电性与导热性‌

石墨微晶的导电性受层间电阻影响,导热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‌。

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高达200,000 cm²/(V·s),导热系数达5000 W/(m·K),性能显著优于石墨微晶‌。

2)‌机械性能‌

石墨微晶层间易滑动,硬度较低(莫氏硬度1-2)‌。

石墨烯的强度是钢的200倍,杨氏模量达1 TPa‌。

3)‌化学稳定性‌

石墨微晶在高温下易氧化,需惰性气体保护‌。

石墨烯的化学惰性更强,但边缘易被官能化‌。

4)‌应用领域‌

石墨微晶用于耐火材料、润滑剂等传统工业‌。

石墨烯应用于柔性电子、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。

小结

石墨微晶与石墨烯虽同属碳材料家族,但结构维度与性能差异显著:石墨微晶作为三维层状晶体,具有耐高温、导电润滑等特性,适用于传统工业;而石墨烯凭借单原子层结构展现出超强力学、电学性能,是前沿科技的核心材料。两者在新能源、电子等领域的互补性应用,共同推动碳材料技术的革新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