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墨烯层会发生扭曲吗,性能将发生什么转变?
石墨烯作为一种前沿新材料,里面有很多的奥秘需要去发掘、有众多的技术难点需要去突破。如二维的石墨烯层可以发生扭曲吗,如何去实现,实现之后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性能转变并加以利用去服务人类社会?
一、技术手段
科研工作者已经实现石墨烯层的精确扭曲并调控其性能。下面是目前运用到的技术手段。
1.机械旋转叠加控制
1)角度精确调控
将两层单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膜堆叠后,通过微纳操纵技术(如原子力显微镜探针)使其中一层相对另一层旋转特定角度。当旋转角达到 1.05°–1.1°(魔角范围)时,体系会形成莫尔超晶格结构,触发超导态或绝缘态转变。
关键参数:角度偏差需控制在 ±0.1° 以内,莫尔周期长度约 13nm36
2)压力辅助稳定
若角度略大于魔角(如1.3°),可通过施加超高压强(>10万大气压) 压缩层间距,诱导超导态出现。
2.电场与磁场协同调控
1)门电压切换电子态
在扭曲双层石墨烯器件上施加垂直电场,可动态调控载流子浓度,实现超导态↔绝缘态的可逆切换。四层魔角石墨烯结构中,电场调控灵敏度更高。
2)磁场诱导强关联态
施加空间梯度磁场可进一步压制电子动能,增强电子间相互作用,在非魔角区域(如大角度扭曲)激发分数填充绝缘态和磁性有序相。
- 性能转变
1.超导态与绝缘态的可逆切换
(1)魔角超导现象当双层石墨烯以特定1.05°–1.1°(魔角)扭曲时,电子能带趋于平坦,电子间强相互作用诱导超导态,实现零电阻导电(临界温度约 1.7K)。若角度略大(如 1.3°),施加 >10万大气压 可压缩层间距,同样触发超导态,临界温度提升至 >3K。
(2)电场控制相变
通过门电压调节载流子浓度,可在 超导态↔绝缘态 间动态切换
绝缘态:电流完全阻断(莫特绝缘体态);
超导态:电流无损耗传输。
2.电子结构与关联效应强化
(1)莫尔超晶格调控
扭曲形成周期性莫尔条纹(周期约 13nm),重构电子能带:
- 魔角下形成平带,增强电子关联作用,催生超导/磁性有序态;
- 大角度扭曲(如 >2°)可诱导分数填充绝缘态 和轨道几何挫败,引发铁磁/反铁磁序。
(2)强相互作用主导
电子动能被压制,库仑相互作用主导系统,导致:
- 分数陈绝缘体态(如 1/3填充);
-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(无磁场下边缘电流)。
3.光电性能跃升
(1)光响应增强
特定扭曲角度(如 13.5°)使光电探测器响应度达普通石墨烯的 31倍,源于范霍夫奇点(VHS) 增强光-物质相互作用。
(2)红外探测优化
扭曲单层-双层石墨烯(TMBG)中 VHS 实现高选择性红外光捕获。
4.磁性及拓扑新行为
(1)自旋输运调控
扭曲石墨烯与磁性材料集成,可在无外磁场下实现 量子自旋霍尔效应,为自旋电子器件提供新路径。
(2)拓扑边界态
魔角系统支持手性边缘电流,可用于构建低功耗量子器件。
5.结构应力与稳定性
扭曲引入层间应力可能导致 力学性能局部弱化(如宏观强度低于理论值),但sp²杂化蜂窝结构仍保持高本征强度。纯净界面(无污染物)是维持量子相干性的关键。
性能转变总结与条件
性能转变 | 触发条件 | 核心机制 |
超导态 | 魔角(≈1.1°)或高压(>10GPa) | 平带电子强关联 |
绝缘态 | 电场调控载流子浓度 | 莫特相变 |
光响应增强 | 匹配VHS的扭曲角度(如13.5°) | 能带奇点增强光吸收 |
分数陈绝缘体 | 大角度扭曲+磁场调控 | 轨道几何挫败与库仑排斥 |
无磁自旋传输 | 与磁性材料异质集成 | 界面自旋-轨道耦合 |
扭曲角度、层数及外场(电/磁/压)的协同调控,使石墨烯成为研究高温超导、量子计算和新型光电器件的理想平台。